行业动态 2022年全国典籍翻译高端论坛成功举办IM电竞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2-12-26 23:53:22

  为进一步推动中华典籍的对外翻译,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典籍英译专业委员会主办、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2022年全国典籍翻译高端论坛于2022年12月17日在吉林长春成功举办。本届高端论坛的主题是“翻译中国,融通中外”。宗旨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大视角,全面探寻中华典籍翻译与传播的理论创新与提质增效之道。本次高端论坛邀请到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IM电竞、上海交通大学、河北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南开大学、深圳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八位专家学者作会议发言。邀请到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湖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的八位专家作为主持嘉宾。论坛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来自全国各地的400余位专家学者相聚云端,光临此次论坛的还有《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媒体的记者朋友们。

  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延研究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典籍英译委员会会长李正栓教授和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周桂君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开幕式由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商应美教授主持。

  本届高端论坛通过主旨报告的形式,就中华典籍翻译与传播、中国文化典籍研究论著的翻译与传播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专家们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主旨报告既有个案研究,也有理论研究,还有未来研究行业动态。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典籍英译委员会会长李正栓教授的发言主题是“国内英译乐府诗译者行为研究”。发言围绕国内乐府诗主要英译版的三位译者许渊冲、汪榕培和李正栓展开。分析总结了三位译者的共同特点是“以诗译诗”、“韵体译诗”,与此同时也在大量的翻译实践基础上总结出了各自的翻译心得。前两者形成各自的理论,后者形成指导自己实践的原则,又在各自译论或原则指导下译出了风格各异的乐府诗。许译乐府诗“意美”、“言美”、“形美”;汪译乐府诗“传神”而且“达意”;李译乐府诗则“重视对等,形神兼求”。这些评论有效地指导了各自诗歌翻译的译者行为。研究基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通过梳理三位译者的身份与素养,对比三位译者的翻译思想和原则,通过赏析三位译者翻译的经典乐府诗,体现出三位译者对乐府诗翻译的不同特色。研究发现国内译者特别重视对原文的正确理解,重视文本的细读,讲求“以诗译诗”,保留原诗的风格和韵律,讲求在“达意”的基础上追求“传神”,不仅正确地传达原著的内容,更能让外语读者领略中国文化的神韵。并指出,文学翻译的价值并不仅仅取决于译者的再创作,还受到读者解读和翻译人员再解读的影响,而作为中国古文化经典的乐府诗的翻译之中则蕴含着巨大的研究价值,对乐府诗英译的相关研究有待翻译研究人员继续努力开创新的局面。

  西安外国语大学领军学者梁真惠教授的发言主题是“卡尔•赖希尔的《玛纳斯》英译本评析”。《玛纳斯》史诗是我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是柯尔克孜族的百科全书、文学经典和精神象征,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梁教授概述了《玛纳斯》史诗的翻译史,重点评析了卡尔•赖希尔的《玛纳斯》英译本。这个译本重视史诗内容的忠实性,并以一种独特的译者模式追求译文的忠实性和准确性,价值不言而喻。这是第一个从克尔克孜语译出的英译本IM电竞,为我国《玛纳斯》史诗的国际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东北师范大学周桂君教授以许渊冲《道德经》英译本为例,探讨了文化翻译策略对传播效果的影响,主要解决关于文化翻译应该“由谁译”和“如何译”问题,提升典籍外译质量,服务于中国文化走出去。周教授结合《道德经》英译史总结出《道德经》英译的传播主体由三个群体构成:一是19世纪兼具传教士或外交官身份的英国汉学家,二是20世纪以来的英美汉学家、翻译家和其他职业的西方译者,三是中国译者,包括海外华人译者和本土译者。文化翻译要求译者准确把握文本的文化内涵,充分考虑目标读者的阅读需求和接受能力。许老的文化翻译主要采用归化为主、异化为辅,兼顾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译者通过多种翻译方法,既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源语言文化特色,又尽最大可能准确地向西方现代读者传播老子的思想。

  上海交通大学的杨枫教授以“作为地方性知识的典籍翻译”为发言主题,在知识翻译学的理论关照下,将翻译看作一个地方性知识的世界性认同问题;指出翻译是一个关于人、民族、国家思想与信仰的世界文化、人类文明的互相建构关系,是基于不同语言和文化的不同知识之间的主体性竞争过程和生成性话语实践。地方性知识通过翻译过程和行为呈现了知识的变异性、联系性和互通性的翻译世界性特征。报告基于知识翻译学的理论框架,指出了典籍翻译的深刻内涵,对翻译理论的构建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典籍是凝聚了中华民族共同生活、共同信仰、共同语言和共同记忆的知识系统和思想源泉,是世界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把典籍翻译置于知识翻译学的视野,重新按照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系统分类和规划,对中国知识的世界化阐释、理解和传播具有深远的学术意义和文化价值。

  深圳大学蔡新乐教授从《中国翻译话语英译选集》谈起,阐释了孔孟对中国翻译思IM电竞想可能的贡献。蔡教授认为,对中国传统译论的思考,一需要关注中国哲学的重心,二应注意佛经翻译史的重心。二者明显重合,表明儒家思想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中国学者应站在中华文化的立场上,重新审视中国翻译话语,需要补充孔子的“有教无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下学而下达”思想和孟子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与“心同理同”思想,进一步完善中国翻译话语体系。

  南开大学张智中教授以“汉诗英译的解构观”作为发言主题,详细阐释了解构主义翻译观的核心,其强调原文意义的相对性和不稳定性,消解原文的权威性,将译文置于与原文平等互补的地位,提倡不同的读者可以有不同的阐释,不同文化背景的译者,可将自己的个人思想与情感经历融入译文之中,从而译出不同风格的作品,迎合不同目标语读者的认知语境,反映了解构主义翻译文学多样性的特点。与此同时,介绍了解构主义翻译观IM电竞的优势和特色,它突破了传统的藩篱,扩宽了译者的视野,张扬了译者的个性,译者被赋予了更多的自主权。解构主义翻译观为翻译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新视角、新思维和新方法。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典籍英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苏州大学教授陈大亮的发言主题是“典籍翻译的距离、表现与对策”。发言围绕典籍翻译中的“距离”问题展开。由于时空间距,典籍翻译不可避免地存在语言距离、文化距离、社会距离、历史距离,理解距离等等。通过结合一些典型具体案例,说明了“距离”在典籍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且指出,典籍翻译的距离并不都是要克服或填平的障碍,而是可利用的分析工具。时空距离的存在可以帮助我们梳理典籍作品的源流本末与学习研究的先后顺序,还可以启发我们的中国古诗英译,化时间为空间,化现行的语言翻译发展到多维度、立体的多模态翻译。典籍翻译必然要克服古汉语的理解障碍,借鉴多种注疏、集注、阐释说文解字、理解之同情达到知识的客观性、理解的合理性和阐释的合法性。强调了典籍的文化距离的深刻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北京外国语大学王克非教授从译目、译法、译策和译才四个方面谈了当前典籍翻译的几个问题,为未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王教授认为历时五百多年的中华典籍翻译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既能让外部世界了解中华文化,也进一步促进了中华文化思想的交流,所以,对五百多年的典籍翻译加以梳理总结很有必要。译目主要是中华典籍、民族典籍、地方文化等的译介总目编录,其次包括国内外译介研究总目的编制。译法包括独译、合译,以及全译、注译、编译和改译等。目前典籍翻译多为独译,但更看重中外合译;全译、节译、编译、改译等各有其用,各有其意。在翻译策略方面,要注意语种、地域和国家等的分别,具体策略方面,根据不同的受众可以有不同风格和类型的译本。在翻译人才特别是典籍翻译人才的培养方面,要重在精和专,精而不多,内外兼修。需要培养那些对典籍翻译有浓厚兴趣和坚定志向,像汉学家那样终身为之努力的人才,要内修国学,外修汉学。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典籍英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长江为会议做了学术总结。本次高端论坛围绕典籍翻译的译本、译史、译论和译者展开了深入探讨,是在党的二十大背景下对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积极探索。本次论坛为中华典籍翻译和传播研究与实践在新时代的健康快速发展、提高学术研究水平、提高翻译传播能力提供了方向性引领,对深化文明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