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湖哪得清如许 妙种植物养对鱼
栏目:im资讯 发布时间:2022-06-11 11:15:15

  惠州西湖南丰湖水体修复工程近日正式通过验收,这标志着历时15年的西湖水体修复工程有了阶段性成果。而今年11月,我国生态论坛将在惠州举行,“西湖水体修复”将在论坛上作为重要成果展示。

  之前,因为受周边环境影响,西湖的水质慢慢变差;现在,作为西湖一部分、湖面面积达15万平方米的南丰湖实现2.5米的能见度,连专家组都评价他们做法在国内比较少见,经验值得惠州西湖主体湖区甚至国内内陆湖生态修复学习借鉴。

  大面积水体的水质修复是个普遍难题,惠州西湖真的做到了吗?他们拿到了什么样的妙方呢?广州日报记者进行了求证。

  惠州西湖共由5个互通的湖体组成,水面共1.68平方公里。作为一个城中湖,自从30多年前河湖分家后,西湖水质受周边环境影响而逐渐变差。如何使西湖水重新变清成了一个大难题。

  惠州市环科所彭俊杰所长介绍,2003年该市组织了一次西湖治理调研,对西湖水情水质水底土壤及水生态系统进行诊断,形成了专题报告,认为必须进行彻底的截污、清淤、引清及水生态修复工程,才能解决水体污染难题。

  最简单易行的办法当然是清淤,将湖水放干,挖走脏污的湖泥。事实上,早在千年之前,人们就开始为西湖清淤,现在湖中的不少岛洲,就是由当年清淤挖出的湖泥堆积扩大而成的,包括苏堤也是这样修起来的。近代惠州西湖清淤换水工程就更多了,其中2000年、2001年、2003年和2007年先后进行过数次,规模都非常大。

  清淤后就要换上干净的水。在河湖相通的年代,自然是将江水或溪流水引入。上世纪90年代初,惠州市政府在城边红花嶂建了一座水库,给西湖换水和用作城区备用水源,每年换水三次。后来,在东江下游剑潭截坝成湖后,直接建泵站将东江水抽灌回西湖换水。

  第三步就是截污。2007年,惠州西湖进行大规模的清淤后,进行了环湖截污工程,并实现了全部湖区的环湖步道连通。雨污分流后,入湖污水确实减少许多。

  在清淤、换水、截污之后,由中科院、暨南大学、国际湖沼学会水生态专家组成的技术团队,2004年底先选取元妙观旁一块水面面积近1.1万平方米的湖体为示范试验区,采取“纯中医”手法进行生态修复,即通过种植水草、放养底栖动物和鱼类、生物培育和养护等办法恢复水中生态链,达到水清湖美的效果。同时,惠州西湖生态修复研究所成立,专家们近13年来长期对西湖各个湖区进行采样监测、研究。

  经过几年修复,示范区内水体透明度由修复前的小于35厘米提高至100厘米以上,湖水清澈见底,多种污染物指标均显著下降,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景观娱乐用水B类标准。

  在此基础上,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南南湖生态修复中试工程于2007年启动,在一年内完成鱼类群落结构调控、底栖动物放养、岸带改造工程、沉水植物工程以及调整维护等。经过修复,南南湖生态系统多样性提高2~3倍。

  “经过12年的探索,西湖‘纯中医’生态修复试验的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可以说是国内外城市湖泊生态修复成功的典范,也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认可。”彭俊杰说。

  2011年,惠州市政府决定在面积约15万平方米、平均水深约2米的南丰湖进行西湖水体修复一期工程。但由于莞惠城轨建设的影响,工程推迟。直到2015年12月,南丰湖生态修复工程才正式启动,主要实施了外源污染源控制、鱼类群落结构调控、底栖动物放养等修复工程。

  工程施工单位负责人齐东升说:“其实南丰湖的水体修复一期工程非常复杂,主要是当时岸边的绿地恢复正在进行,而北南湖也干塘抽挖湖泥,污水漫入南丰湖。不过,虽然好事多磨,但总体效果比预期好很多。尤其是在修复半年左右,南丰湖的能见度就达到了2.5米,这可是在水体生态系统还未稳定的情况下,经历了漫长的雨季、与周边工程交叉施工、污水流入等不可抗因素干扰下达到的。这说明,我们的水体修复技术是成功的,完全经得起复杂条件下的考验。”现在,在经过近一年的生态调整期后,修复区已构建了优良的水生态系统,南丰湖水质指标达到地表水II-III标准,也就是完全可以游泳的程度。

  据悉,惠州已制定《西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接下来将全面修复西湖五个湖区的水生态系统,总投资预算为1.5亿元。争取到2018年西湖主要水质指标达到国家地表III类水标准,即达到可以游泳的标准。

  不过,齐东升也强调,水体自我修复技术的实施不能急,尤其是面积越大,水越深,处理的难度越大。因此,接下来的西湖主体湖区修复仍然实行分湖区处理,即首先采取逐湖隔断抽水施工的办法,分别对北丰湖、菱湖、鳄湖、北南湖进行治理,然后再修复平湖。

  齐东升介绍,截至目前在西湖进行的水体生态修复都采用了“纯中医”手法。其原理说起来也并不复杂,那就是先将湖水抽干,通过湖底适当改造、种植水生植物、放养底栖动物和鱼类、构建良性的水生态系统等技术,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作用,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让水生植物、生物互相作用,防止湖底淤泥悬浮,抑制藻类生长,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促进水中生物生长,形成良性循环的水下生态系统,使水体具有自净功能,从而达到生态修复的效果。

  这类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工程造价相对较低、不需耗能或低耗能、运行成本低廉等优点。同时不向水体投放药剂,不会形成二次污染,还可以与绿化环境及景观改善相结合,创造人与自然相融合的优美环境,因此已成为水体污染及富营养化治理的主要发展方向。

  其中种植的水生植物有苦草、黑藻、睡莲、狐尾藻、浮萍等,放养的鱼类有鳜鱼、大口鲶、乌鳢等肉食性鱼类,以捕食罗非鱼等杂食性鱼类,降低鱼类的总密度,从而减少鱼类活动对沉积物的扰动和营养盐释放以及对浮游动物等的影响。

  湖底则放养螺、三角帆蚌、河岘等底栖动物,构建底栖动物群落。他们是天然的“清道夫”和“生物过滤器”,对水质的净化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还要在水中配合种上能控制生长量的浮叶植物(如睡莲等)以及挺水植物(如荷花、芦苇等),形成一个大型水生植物群落,通过生物链之间的物质循环转化等原理,让水中污染物不断被削减,水质得到改善。而另一方面,水生植物的生长又提升了湖泊的美观度。